EOD項目為何要“入庫”,實施方案編制有啥講究?

自2020年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開發銀行聯合推動開展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co-environment Oriented Development,以下簡稱EOD)模式試點工作以來,目前,生態環境部已經向金融機構推送了共166個EOD項目,包括前期的94個試點項目和后來各地申報上來的72個項目。

那么,一個EOD項目入庫是指什么?申報流程是怎樣的?如何申請入庫?如何選擇產業類型?中國環境報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入庫”的由來

事實上,我國EOD模式實施仍處于試點階段。

2020年9月,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開發銀行聯合印發《關于推薦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試點項目的通知》,開啟了EOD模式試點工作。

2021年4月,三部門印發《關于同意開展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試點的通知》,同意36個項目開展EOD模式試點工作。

2022年4月,三部門又聯合印發《關于同意開展第二批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試點的通知》,同意58個項目開展試點。

“國家級EOD項目庫”的說法始于生態環境部在2022年4月印發的《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儲備庫入庫指南(試行)》,同時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管理系統正式上線運行。

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管理系統的功能在于,開展項目信息報送、對接、反饋、完善等工作,將符合EOD模式相關要求的項目推送有關金融機構。有關金融機構遵循獨立審貸(或審批)、自主決策、自擔風險原則,將符合本機構放貸或投資支持條件的項目納入其各自的儲備庫,并及時與有關項目單位溝通對接,推進放貸(或投資)審批等。

這標志著EOD項目從一年一發文、集中評選一次的工作方式轉變為“成熟一個,上報一個”的方式。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管理系統作為有效的信息化工具,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項目質量。

通常我們說的EOD入庫,應該是項目納入有關金融機構的儲備庫,其目的是加強金融資金的對接與支持。


“入庫”分四個步驟

在政策層面,依據試點項目實施經驗,國家專門針對EOD項目報送提出了具體要求,主要包括項目投資總額、子項目數量、收益來源、合規性以及年度申報總數等。

核心要求可以簡單概括為“3555”,即區縣級項目投資總額不高于30億元、地市級及以上項目投資總額不高于50億元、項目子項目數量不高于5個、各省每年入庫EOD項目原則上不超過5個。

在具體操作中如何報送?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副司長逯元堂在近日召開的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政策與實踐研討會上表示,整個入庫分四個階段。

在地方報送階段,由實施主體將擬入庫EOD項目實施方案及相關手續材料報至縣級及以上生態環境部門,由其通過系統線上申報至省級生態環境部門。第二階段由省級生態環境部門組織專家論證評估,并出具項目論證評估意見后,由線上提交生態環境部。第三階段由生態環境部組織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對不符合的項目提出專家意見并返回地方修改完善,將符合EOD實施要求的項目推送給相關的金融機構。第四階段是金融機構按照獨立審核的原則,對項目的融資的可行性進行把關,并納入其各自的儲備庫。

“這四個階段,同時也涉及四個主體,地方政府、省級生態環境部門、生態環境部、金融機構,各方各司其職,各自把關,目的是強化EOD模式的符合性,對接金融資金支持,推進項目實施。” 逯元堂表示。

與此同時,逯元堂也特別強調,進入項目庫并不代表項目就能落地,也不代表一定能融資,更不代表一定能做成EOD項目,因此按照EOD要求規范實施極為重要,實施中要將打造EOD典型案例作為目標,確保不變形、不走樣。

“項目庫只是工作的軟件,便于項目信息報送、對接、反饋、完善等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通過這個系統把符合EOD基本要求的項目推送給金融機構。”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EOD創新中心主任趙云皓強調,大家正確看待入庫,入庫不等于能拿到相應的貸款,關鍵還要看項目本身。


把握節奏,及時溝通

對于申報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入庫指南已經明確包括4份材料,“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項目實施方案編制大綱”“生態環境廳(局)關于項目論證評估意見”“EOD項目實施承諾函”“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項目基本情況表”。

其中,“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項目實施方案編制大綱”是許多地方關注的焦點。其大致內容包括項目區域總體情況、建設內容、項目實施方式、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財務分析、保障措施等內容。

如何編制實施方案,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EOD創新中心執行主任盧靜也給出了意見。她提出,方案編制要明確生態環境治理與產業融合開發思路,按照環境問題—治理目標—解決方案—工程措施的方法確定生態環境治理內容,結合項目區域產業發展現狀基礎與需求預期等確定關聯產業內容,并注重分析項目要素條件的可獲得性、實施主體產業投資與經營能力、項目投資—成本—收益等資金平衡的可行性等,提出建立項目投資建設與運維經營全生命周期實施保障體系的重要性。

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技術交流部主任唐艷冬指出,項目謀劃中要做好與金融機構的溝通,聽取其對項目可融資性的意見,及時修改文本。

在EOD項目實施過程中,尤其是實施方案編制過程中,咨詢機構起到了重要作用,對此,逯元堂強調,要發揮咨詢機構的正向作用,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基礎上,真正幫地方謀劃好的項目,“出好主意,想好辦法,而不是編本子”。

除了硬性條件,EOD項目入庫指南也規定了申報“紅線”,趙云皓提醒,這些內容包括找準生態環境問題,定好產業發展內容;項目整體收益與成本能夠平衡;要滿足合規性要求,不以土地出讓收益、稅收、預期新增財政收入等返還補助作為項目收益。項目實施必須嚴格依法依規,不以任何形式增加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等。


圍繞生態產品價值開發相應產業

除了申請入庫,EOD項目另一個關注點是如何選擇關聯產業,那么,EOD模式究竟裝的是什么樣的產業?

生態環境部印發的《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儲備庫入庫指南(試行)》進一步明確了EOD項目要“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因此,實施的項目應圍繞目前階段各級政府急需解決的環境問題,具體包括哪些,指南明確了八大生態環境治理領域:大氣污染防治、水生態環境保護、重點海域綜合治理、土壤污染防治、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固廢處置及資源綜合利用、生態保護修復、其他環境治理。

在產業的選擇上,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于2021年12月發布的“一圖讀懂EOD模式與試點實踐”中明確, “發展契合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實際、生態環境關聯度高、項目收益能力強的產業”。

同時,一圖讀懂也將相關產業類項分為三類,分別是生態產業開發、環境敏感型產業集聚區開發、清潔能源。其中,前者細分為生態農業、旅游、康養;中者細分為數字經濟、潔凈醫藥、精密儀器等;后者細分為“光伏+”、生物質能利用。

對于EOD項目涉及的產業類型,趙云皓認為可以圍繞生態產品的三方面價值開發相應的產業。

她解釋,通過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區域生態產品在供給服務、調節服務、文化服務等方面的價值得到提升,從而可以找到相對應的生態產品開發路徑。如生態供給服務包括農林牧漁、中草藥等,相關產業有生態種植、生態養殖、重要制造等。生態調節服務包括固碳釋氧、水源涵養、物種保育等,相關產業有生態碳匯、水權林權、生態能源等。生態文化服務包括休閑旅游、藝術靈感、自然景觀等,對應產業有健康養老、文化旅游,商業開發等。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陳呂軍教授指出,EOD項目的實施,選好項目是關鍵。趙云皓表示,現階段EOD模式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可分為四種典型情況。

“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環境敏感型產業”是通過區域內生態環境的系統治理,恢復了區域優質的自然環境、清潔的空氣、舒適的休閑體驗等,提升生態調節服務和文化服務價值,提高了區域發展品質,為環境敏感型產業集聚區開發與經營創造了條件,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礦山修復治理+存量資源經營”是通過礦山修復治理,盤活廢棄礦山、工業遺址等存量資源,推進相關資源權益集中流轉經營,并統籌實施生態環境系統整治和配套設施建設,提升文化旅游開發價值。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生態種養”是通過農村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進一步強化項目所在區域特有的資源稟賦,發展高經濟附加值的生態種養等,科學運用先進技術實施精深加工,并依托優美自然風光、歷史文化遺存,推進旅游與康養休閑融合發展,拓展延伸生態產品產業鏈和價值鏈。

“荒山荒地綜合整治+清潔能源”是推進荒山荒地、石漠化等綜合整治,合理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游、清潔能源等產業。

從實踐層面看,目前,生態環境部已經公布了第一批、第二批94個EOD試點名單,其關聯的產業門類豐富,涉及一、二、三產多門類。同時,在關聯產業數量上,大部分EOD項目都包含多種產業,形成了一主多輔或多主互補的產業布局。

根據項目招投標相關統計,其中旅游產業最多,有39個,還有現代農業35個,健康產業19個,節能環保和循環經濟13個,新能源13個,潔凈制造9個,數字經濟8個,產業園區6個,商務、金融5個,體育及賽事4個,影視產業1個。

可以看出,現階段EOD項目的產業開發涉及領域十分廣泛,也正是這種多元化的產業融合帶動了各個領域的發展及地方廣泛的參與熱情。

雖然每個地方的情況不同,EOD項目的實施內容和組合方式也是千差萬別。“但‘兩山’轉化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這個底層邏輯不能變。”趙云皓再次強調。


來源:中國環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