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環評質量考核“紅黑榜”初見成效 61家編制單位及93名編制人員被通報批評和失信記分

“通過‘紅黑榜’制度,環評編制質量差、業務能力不足、責任心不強的單位一次或多次上榜,逐漸進入‘重點監督檢查名單’‘限期整改名單’‘黑名單’3個失信名單。”近日,在四川省生態環境廳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李銀昌表示,環評質量考評“紅黑榜”制度初見成效。
截至目前,四川生態環境系統共抽查復核了894份環評文件,共對61家編制單位及93名編制人員予以通報批評和失信記分,累計失信記分155次,查處力度位于全國前列。
實施“紅黑榜”“雙罰制”,提高環評文件編制質量
2020年,為了加快環評速度,提高環評質量,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創新提出,要建立環評質量考評“紅黑榜”制度機制。
經過一年多的實踐,目前“紅黑榜”共有3個層次名單,分別為重點監督檢查名單、限期整改名單和黑名單。
其中,對列入“重點監督檢查名單”的信用管理對象,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其編制的環評文件復核將提高抽取比例和頻次。對列入“限期整改名單”的信用管理對象,限期整改期間,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不受理信用管理對象報送的環評文件。
尤其是被列入“黑名單”的信用管理對象,期限為5年,在此期間,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不受理其報送的環評文件。
“3個名單層層遞進、懲處力度不斷加大,違法成本不斷提高。”李銀昌認為,對環評文件存在質量問題的環評編制單位和編制人員實施“雙罰制”,是“紅黑榜”的“殺手锏”。
簡單來說,就是無論是單位或個人都必須承擔各自的失信后果,兩者無法互相推諉、頂替。任何一方進入失信名單,開展后續環評工作或者報送環評文件時,都會受到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更加嚴格的監管或限制。
例如,一家環評編制單位進入“限期整改名單”,那么它無論換哪一位環評工程師,限期整改期間都不能以本單位名義報送環評文件;如果一位環評工程師進入“黑名單”,那么他無論換到哪家公司,5年內也無法以自己的名義簽字報送環評文件。
“‘紅黑榜’將有效引導企業擇優選取環評編制單位。”在李銀昌看來,“紅黑榜”動態更新監管信息,規范環評市場,建設單位在選擇環評編制單位時,可以避免選擇這些業務能力差、出錯幾率高的單位。同時,通過提前介入環評文件編制過程,有效避開常見問題,提高環評文件編制質量。
共復核894份環評文件,近20家單位被列入“失信榜單”
“經過一年多的實踐,‘紅黑榜’制度初見成效。”在李銀昌看來,環評質量差的文件,存在降低環境影響評價等級、遺漏主要污染源或污染因子、環保措施可行性論證不可靠等共性問題。“這樣的環評文件根本無法發揮源頭預防、決策參考、改善環境的作用。”
李銀昌說,環評質量差的文件,將導致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和范圍出現預測偏差,提出的環保措施缺失或不足,環保措施不能有效地消除環境污染。
從市(州)對環評管理監管及處罰力度來看,截至目前,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共抽查復核了894份環評文件,共對61家編制單位及93名編制人員予以通報批評和失信記分,累計失信記分155次,查處力度位于全國前列。其中,南充市、德陽市、自貢市、內江市、廣安市生態環境局對環評文件質量監管力度較大。
從環評編制單位被查處情況來看,重慶九天環境影響評價有限公司等10家單位已被列入“限期整改名單”,安徽通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單位已被列入“重點監督檢查名單”,重慶豐達環境影響評價有限公司已被列入“黑名單”。
其中,德陽顯眾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中環立新環保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在全省范圍內均被通報并失信記分兩次。
探索“大數據+”智能校核,規范建立全過程、全鏈條閉環工作機制
李銀昌說:“下一步,四川省將繼續運用環評質量考評‘紅黑榜’制度,綜合采取環評文件評分、大數據校核等手段,堅持問題導向和嚴懲重罰,持續嚴格四川省環評質量管理。”
除了進一步加強日常考核,四川省還將主動與生態環境部銜接,探索開展環評文件“大數據+”智能校核查重工作,規范建立健全環評文件監管的全過程、全鏈條閉環工作機制,提高監管精準度。
目前,全省已制定完成《四川省環評與排污許可監管行動計劃(2021-2023年)》和2021年度監管工作方案,計劃3年內完成不少于600本環評文件抽查復核,對化工、醫藥、冶煉、建材、釀造等重點行業加大抽查比例,開展環評編制單位現場檢查不少于60家次。
此外,四川省還將針對一些小微企業反映的“環評貴”問題進行調研摸底,并采取措施,進一步規范全省環評收費行為。